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軟骨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失去彈性,而發生關節發炎的情形,以致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在求診的患者中,就屬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常見。
根據統計,中年以後,「退化性膝關節炎」就有可能發生,且年紀越大,發生率就越高,五十歲後的發生率約20~30%,到了七、八十歲時,可高達七成左右。至於發生的原因,和年齡、性別、體重、職業等關係密切。女性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比男性又多了一倍。
退化性膝關節炎典型的症狀是患者常抱怨膝關節疼痛、關節僵硬、變形、變大、變粗、甚至紅腫,而有時關節活動會產生雜音、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等等。病人最常抱怨的是無法蹲(尤其是上下樓梯更是無力)。往往病患活動或站立太久,會感覺疼痛痠軟,最終症狀會日益明顯以至無法行走。
6大危險因子
退化性關節炎目前成因不明。先前大多數人認為疾病是因為過度使用使得關節軟骨磨損加速的關係,但這一點並沒有在所有的病人身上發生。有些人一輩子務農或做粗重工作,但關節卻很健康。有些人的工作是坐辦公室,還沒退休卻已經有關節退化的現象。我們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成因,但是有一些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危險因子:
- 基因,也就是體質。這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事實,有些人的軟骨細胞就是比較容易老化,軟骨層比較容易磨損。
- 年齡與性別。年紀越大,關節退化的機會越高。而女性又多於男性,這可能跟荷爾蒙有關,但確切原因不明。
- 肥胖。肥胖的人罹患膝關節退化的風險較體重正常的人高出許多,約為七倍機率。
- 下肢排列。並非所有人的腳都是直的。O型腿會讓膝關節內側更容易磨損,X型腿則會讓膝關節外側受力增大,磨損軟骨。
- 運動傷害。有些人也會有誤解,認為運動過度會造成關節退化,事實不然。如果運動會造成關節退化,那關節最差的肯定是馬拉松選手。事實上,根據統計馬拉松選手老了以後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反而較一般人低。造成關節退化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運動傷害」,例如韌帶斷裂、半月板受傷等。因此,發生運動傷害時務必妥善處理,避免日後發生關節炎的後遺症。
- 意外傷害。因意外受傷造成骨折,可能會改變關節的受力,讓關節承受不平均的壓力,加速軟骨磨損。另外若骨折一路裂到關節表面,造成不平整,也會加速軟骨磨損。要避免「創傷後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快將移位的骨塊復位固定。
綜觀上述危險因子,基因、年齡、性別、下肢排列都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但是「控制體重避免過胖」、「避免以及妥善處理關節傷害」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文作者為: 成大醫院骨科部 戴大為醫師 (骨科專科醫師、骨質疏鬆症專科醫師、醫學工程博士,CrossFit 1級運動教練,專長: 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微創人工關節手術)。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治療上的建議。
文章出自:https://bonedavid.com/1923/